「他現在連自己的部落格都 不寫了。」
這是社群裡的朋友L,
在社群中回應另一位朋友問我「要不要加入每日貼文排班」時說的話。
我看到這句話時其實有點生氣。
但我立刻開始想:「我為什麼要生氣?」
我想到,
我有一個地雷是「隨意貶低任何人的努力」,
我覺得這句話踩到了我的地雷。
這段時間,我在社群中被選入了共學團的營運團隊。
團隊任務中的一個任務,
是要整理並發布一週中所有本期共學團發生的事。
我昨天發布的內容,花我了 325 分鐘,
也就是 5 個半小時,幾乎是一整天的工作時數了。
我把時間花在整理這些內容上,
雖然在社群中發布了,
但L可能沒看見(我知道他最近很忙),
也可能他看見了,但沒想過會花我這麼多時間。
L說的這句話,在這個當下,我讀起來,
感覺就像是對我的指責,
在我努力地完成另外一件事時,
他說我沒有做好,他認為我本來應該做好的事。
但他說的是事實。
他並沒有說錯。
這個狀況有點像是我之前想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常把還沒完成的事情,
當成對自己的責備?」。
(所以L真的沒說錯,我後來就沒有寫這篇文 XD)
(但我現在一樣沒有要寫 XDD)
我想不想發布文章?當然想。
那我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沒有發新文章?
因為我是我們家負責管錢的人,
而我們家的財務管理,
已經因為我連續參加兩個營隊,
停擺很長一段時間了。
所以在日更三十之後,我認為最緊急的任務,
應該是要趕快讓家裡的財務管理回到正軌。
又因為我的家人上來北部快兩週,
這段時間我有好幾天都帶著全家外出,
沒有時間和精力寫作。
再因為我的小孩沒有參加暑期班,
暑假開始後,我平日有兩天下午要帶他去上桌球課。
還因為我在共學團中除了營運參與,
也有自己的共學團要經營。
我現在也是擱置著共學團的任務,來寫這篇文的。
很多的因為。
但我自己也知道,
我始終都可以說,這些都只是藉口。
在挑戰完日更三十以後我知道,
如果我沒有發文,只是因為,
我沒有把「發文」放在我的第一順位罷了。
可是我並不喜歡自己在日更三十中,
那個無時無刻都想著「發文」,
有時甚至越過了留給「家庭」和「健康」的界線,
那樣的狀態和作息。
所以我本來就打算在結束後停下來一段時間,
調整好接下來的策略和系統。
或許花了太長的時間了。
我或許的確有很多事要做,但我又開始想:
上面這些L沒看見的「因為」,跟他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L需要知道我在其他地方有多努力?
我想到的是,
或許作為朋友,
L可以選擇用比較不那麼尖銳的句子表達,
讓我不會因此感到被指責。
但,如果L是我的忠實讀者,而不是我的朋友呢?
那他的確沒有義務體諒我的任何狀況。
(所以我應該不要把L當成朋友(喂))
所以,如果把焦點放在創作者和讀者的關係,
我的確沒有對自己的讀者負起責任。
(但我本來以為我沒有這種讀者🙈)
這件事如果在我之後開始寫電子報才發生,
就更嚴重了。
所以我在這個時候就先透過這次事件,
認知到這個責任,其實是好的。
但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
真的有人會對沒有持續更新的人說這樣的話嗎?
有啊,我這陣子不就想過,
為什麼 shauisoserious 近期都沒有新影片。
於是我開始可以理解L的意思了。
但我的時間管理能力仍然是糟糕的,
這是我需要面對的現實。
這件事發生在今天也是滿剛好的,
因為今天上午正好是近期產能最高的上午,
所以我 Heptabase 的頁面裡其實記了不少靈感。
或許是少了日更的壓力,
我又回到了以前總是
「想把文章修到滿意為止再發出來」的心態。
或許可以藉著這個機會,
重新做一次心態的調整。
雖然一開始是因為生氣,
氣到馬上發一篇文(?),
但我仍然非常感謝,
這些時不時關心近況(或戳我一下)的朋友們。
這代表他們是在乎我的創作,並放在心上的。
我想這種讀者得來不易。
我會好好珍惜, 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