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為什麼我今年想要學會寫作?

·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In 鍾皇胤
In 鍾皇胤

為什麼我今年想學好寫作?

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
我這段時間經歷了,
寫作為我的思考和學習帶來的複利效應。

對於寫作的意義,印象很深的是,
朱騏在他的Facebook個人檔案置頂的那一張圖:
圖片標題是「靈感」(Ideas),
圖片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開著水的水龍頭,
但左邊的水傾瀉一地,
而右邊的水龍頭底下有一個水桶,
把水全部接住,
左邊的圖下面寫著「只是思考」,
而右邊的圖下面寫著「寫作」。

我對這張圖有很深的體會。
我從去年底開始寫了一些文章,
我很明確地感受到寫作為我帶來的全新體驗:
「我的思考開始有了附著點。」

在寫完〈我對「自律」的想像〉之後,
偶然聽到Jacky和瓦基在《電扶梯走左邊》EP. 134中,
聊到自律、自然和自願,
內心便驚呼著「我寫過這個!」。
對他們在節目中討論的內容,我就能夠去比較,
和我原本對自律的想法有哪些異同,
學習不再只是「這個好像說的不錯」然後照單全收,
但根本理解得不深,
而是變成,
我可以跟我已經想過、也寫過的東西去作比對,
對於和我想得一樣的,我就能更鞏固這個想法,
對於我沒有想到的,我就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邊界,
而這樣的事,伴隨著持續寫作、思考,
就會繼續疊加上去。
對比到巴菲特說的滾雪球,要找到一個很長的坡,
終身學習大概就是一輩子那麼長,
每一個學習就像拋出一顆雪球,
而寫作就是能讓雪球更容易地吸附雪的能力。
所以我想學好寫作。

第二個原因是,
我希望自己能用寫作搭起知識的橋樑。

這半年以來,
我發現我很常觀察到一個狀況,
就是我以為大家都知道的事,
其實不是大家都知道。
我曾經在某個Podcast中,
聽著一個來賓描述著一個概念,
卻找不到好的解釋方式,
但我知道他想表達什麼,
而且也聽過其他人,
已經針對他要表達的概念有很好的描述了,
我就會覺得「好可惜!」。

這讓我想到雷蒙很常提到的一句話: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

我認為寫作能把我已經知道的知識,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而且最好是有需要的人。

如果知識是星星,
我期盼我的寫作能成為望遠鏡,
我的寫作越好,
望遠鏡的倍數越高;
如果知識是未知之河的另一岸,
我期盼我的寫作能築起一艘船,
我的寫作越具水準,
船就能航行地越平穩。

我自己也是在閱讀別人的寫作成果後,
獲得許多啟發,
我也希望自己的寫作能夠帶給別人啟發。
所以我想學好寫作。

如果真的有人看到這裡,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如果可以的話,
希望未來,如果你對我的寫作有任何的想法,
都可以直接留言讓我知道(我會盡快加上留言板功能),
好的壞的都行!
我始終都很感謝有人會把我打的那麼一大串看完,
我自己都不一定看得完(喂

真的非常感謝。